去年11月,世界上年齡最大的舞者之一,艾琳·克拉默(Eileen Kramer)迎來了自己107歲的生日。
也是在這一年,她完成了自己新的舞蹈作品。
《上帝之樹》(The God Tree)
桉樹,無花果樹,笑翠鳥,氣味,顏色、風聲,陽光......她將在自然中感受到的,通過這個作品展示了出來。
「我依然有激情,依然會為某事深深感動」,艾琳這樣說。
此時的她,已經沒辦法長時間站立,一隻眼睛也看不見。
不再年輕,不再精緻,少女緊致的皮膚和嬌俏的容顏早已隨著歲月成為了過去,臉上的老年斑亦清晰可見,然而當她在自然中翩翩起舞時,一呼一吸,一顰一笑間,依然有著穿透歲月的美麗,生命本身流動的生命力在她的舞姿中盡情釋放
,讓觀者的內心也不自覺變得柔軟下來。
出生于1914年的艾琳·克拉默,一生未嫁,無兒無女,無房無車。
偏離了世俗目光的要求和期待,卻循著自己選擇的路,收穫了另一種圓滿。
—— 01 ——
艾琳是世界上年齡最大的舞者之一,也是澳洲國寶級的舞者。
回憶起與舞蹈的結緣,是巧合,或許也是冥冥中註定。
年輕時一次偶然的機會,艾琳觀看了一個芭蕾舞團的表演,看著那些舞者踮起足尖,高昂起頭,翩翩起舞,如同用身體寫詩,在舞臺上盡情綻放,艾琳瞬間就被震動了。
「仿佛有什麼東西,擊中了我的心。」
想成為一名芭蕾舞演員的念頭,自此在心裡瘋狂生長。
然而那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。
芭蕾舞演員譚元元曾直言:「芭蕾舞女演員的事業黃金期在28歲到35歲」,芭蕾是對美非常苛刻的藝術,一般都是從小開始練基本功,過了二十幾歲的黃金時期,職業生涯就進入了尾聲,留在舞臺上的,只有那短暫的絢爛。
而這一年,艾琳已經24歲了。
「有人說,二十多歲才學跳舞太遲了,我並不這樣想。」
一念既出,萬山無阻。
壓腿、拉韌帶、前翻、立足尖···她選擇用加倍的努力去彌補自己年齡上的優勢。
從零基礎到成為舞團成員,這中間經歷了多少辛苦和挫敗可想而知,但艾琳甘之如飴,那投身于自己真正喜愛事情時的專注,足以潤色所有的枯燥和痛苦。
1943年,29歲的艾琳第一次登上舞臺,表演尚顯青澀,但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她對于舞蹈,對于舞臺的熱愛。
此後的數十年時間裡,她跟著舞團在國內外巡演。
芭蕾舞演員的黃金時期早已過去,她卻依然在舞蹈著。
從30歲到50歲,甚至70歲,80歲......
「我從沒考慮停止跳舞。」
103歲的時候,她依然在為舞臺劇編舞,並在一場舞臺劇裡飾演一位17歲的公主,這一度引來無數議論的聲音,甚至有人公開表示無法接受:
年齡那麼大,還能跳得動嗎?
這也太裝嫩了?
接受不了
......
然而當大幕徐徐拉開,艾琳用舞蹈堵住了所有質疑的口,17歲少女的靈動柔美竟被這個百歲老人演繹得淋漓盡致。
後來有人問她如何能在這個年紀,扮演好少女的角色。
「我不是扮演少女,我依然覺得自己還是曾經的那個少女。」
「我在少女時愛上舞蹈,這份少女的熱愛,從來沒有改變過。」
在她身上,真的存在一份「少女感」,那份「少女感」,不是膚淺的流于表面的姿色,而是深入靈魂的純粹與熱愛。
—— 02 ——
在舞蹈生涯裡,艾琳遇見很多人,也送別了很多人。
她跟著舞團四處演出時候,很多和她一起跳舞的演員,後來都選擇了結婚安定。
到了一定年紀,就該找個人結婚生子,過安穩生活,這也是世俗觀念裡,女人應該有的生活,而艾琳卻與這樣的觀念背道而馳,99歲之前,她輾轉在世界各地,從印度到巴黎,從倫敦到紐約,一邊跳舞一邊學習。
「我去了很多地方,學到了很多東西,跳了很多支舞 ,我覺得自己更有能力創作舞蹈了。」
那些看到的,聽到的,想到的,感受到的,都被她融入進了舞蹈裡。她越來越老,卻越來越會跳舞。
而她的一生,也從未結婚,無兒無女。
有人替她瞎著急,認為她「孤獨」,「人生不完整」。
儼然讓人想起來此前一些網友對舞蹈家楊麗萍的攻擊:「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一個兒女。」
楊麗萍在很久以前就做了回答:「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,有些是享受,有些是體驗,有些是旁觀。我是生命的旁觀者,我來世上,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,河水怎麼流,白雲怎麼飄,甘露怎麼凝結。」
同樣對于艾琳來說,婚姻和孩子對她而言,早已不是生活的必需品。
在艾琳的個人主頁上。
她是舞者,是編舞,是服裝設計師,是畫家,是作家。
這是一個本身就足夠豐滿的生命。
而艾琳也並非獨身主義者,她談過好幾任男友,甚至90歲時依然在戀愛。
遇到志同道合的人,便相伴走一程,倘若分開,卻也不覺得遺憾。所有的一切,不為滿足別人的期待,只為取悅自己,
生活豐盈,內心強大,長路漫漫間,偶爾寂靜,卻永不孤獨。
—— 03 ——
99歲那年,艾琳回到了澳洲。
她沒買房,也沒有車,年歲大了之後,便主動搬進了養老院裡。
歲月未曾饒過艾琳,可艾琳亦未曾饒過歲月。
白髮漸生,皺紋漸長,靈魂卻愈加豐盈。
「我不覺得自己老了。我只是在這個世界上活了很長時間,一路走來學到了一些東西···而到了一百歲,才更加知道什麼叫一切皆有可能。」
她依然熱愛跳舞,還出演了悉尼國家戲劇藝術學院的三部歌舞劇。
她將自己對舞蹈的體會,甚至服裝的搭配,音樂的使用,事無巨細地傳遞給下一代。
參加大型舞蹈節,玩得比年輕人還high。
在養老院的日子,她每天都堅持寫作,疫情期間,沒辦法出去,她卻怡然自得,用文字記錄下腦海中的故事,寫著寫著,不知不覺就出了3本書
。
而書裡的插圖也是由她自己繪製。
她畫畫從來不受約束,不刻意追求技巧,想到什麼便畫什麼,簡簡單單的畫面,卻充滿故事,104歲,她參加了澳大利亞最富盛名的阿奇博多肖像藝術獎,成為有史以來最年長的參賽者。
106歲,她和一群年輕人拍攝了人生第一部電影短片《地平線女士》,用鏡頭將自己的生命娓娓道來,也為自己打開了藝術新的大門。
老去,對很多人來說,都難以接受。
白髮蒼蒼,老態龍鍾。
賦閑在家,身材走形。
然而艾琳卻用自己的故事向所有人展現:老去,依然可以絢爛綻放。
「我真的覺得我到這個年紀,生命依然在開著花。」
依然會帶喜歡的首飾,用顫抖的手為自己塗一個亮眼的口紅,化好看的妝,漂漂亮亮的迎接每一天。
穿著年輕人流行的oversize毛衣,戴著時尚的帽子,去看一場日出日落。
即使坐在輪椅上,不妥協也不敷衍,身上沒有半分暮氣。
村上春樹曾在隨筆中寫道:「將年歲漸增看作是逐漸喪失各種東西的過程,還是視為不斷累積各種東西的過程,只怕人生的質量會大不相同。」
歲月悠悠,哀微只及皮膚;熱忱拋卻,頹廢才至靈魂。
—— 04 ——
還記得100歲時,艾琳選擇在海邊用一支舞,作為自己的生日賀禮。
可能你也曾經看過那個視訊。
視訊裡,她穿著長裙舞動著,沒有精緻的舞臺,華麗的伴舞,只有大海、天空、夕陽和晚風。
她的舞蹈恰如夕陽下晃動的海浪,濾去喧囂塵埃,呈現著生命本身的力量。
縱然白髮,卻依然優雅。
即使老去,亦不曾枯萎。
我們不能選擇怎麼生,怎麼死,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愛,怎麼活。
或許我們的一生,沒辦法如艾琳那般純粹,但我仍希望你到這世上只走一回,能和喜歡的事情擁抱。
我希望你能見識讓你驚歎的事物,我希望你能體驗未曾體驗的情感,我希望你能遇見一些想法不同的人,我希望你能堅定的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。
我希望,你能為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